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返回书页 | 我的书架 | 手机阅读

龙腾小说吧 -> 其他类型 -> 异族将军偏要嫁我为妻

第90节

上一页        返回目录        下一页

    他们是亲姐弟,她有过不满,但没想过要他死。更多小说 LTXSFB.cOm


    长公主跟着太医去了内殿,目光越过空气中悬浮的尘埃,落在床榻之上,声音晦涩:“能不能让他清醒过来?”


    自她带人逼入王廷后,王上就病倒了,这几日一直处于昏迷的状态之中。


    明知他是因为中毒而昏迷,但长公主还是控制不住去想,王上会昏迷不醒是不是被她气的。


    “强行叫醒人的话,恐怕只有两刻钟好活。”太医跪在地上,满身冷汗,怕一个不小心说错话,被拉去给王上陪葬。


    两刻钟……长公主闭了闭眼睛,掩下眼底的痛苦挣扎,哑声道:“叫醒他,我有话要和他说。”


    太医闻言立马让人给王上灌药,不消多时,王上就睁开了眼睛:“阿姐……”


    长公主身形一晃,差点栽倒在地,她扶着床榻边缘,目光复杂,说不出半个字,连答应一声都觉得心虚。


    “阿姐,我要死了吗?”


    长公主沉默许久,艰难地问出一句话:“你怎会中毒?”


    王上咳嗽了两声,眼稍显涣散:“不是阿姐给我下的毒吗?”


    “我怎么会给你下毒!”长公主色激动,王上的话像一根刺,扎进她的喉咙里,让她呼吸不畅,咬出的字音艰涩,“我,我与你是,血脉相连的亲姐弟。”


    这话触动了王上的记忆,他沉默了两秒,苦笑:“当年之事,阿姐是不是还在怪我?”


    长公主咬紧了嘴唇,眼睫颤个不停。


    “咳咳,阿姐怨我恨我,都是应该的。”王上费力地抬起手,想触碰长公主,“但若重来一次,我还会作出同样的选择,我倾慕阿姐,心中只有阿姐一人。”


    是他年少时喜欢上了自己的姐姐,趁着姐姐酒醉强行与之发生了关系。


    当时他如同疯魔,也是这样剖白心意,但长公主惨白着脸回了一句话:“我与你是血脉相连的亲姐弟,你这样做会不得好死。”


    王上忽然笑了声,眼角溢出浑浊的泪:“阿姐说准了,我果真不得好死。”


    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,长公主跪坐在床榻前,听着他断断续续的话,回忆起曾经种种,只觉这一生都荒唐可笑。


    “阿姐是世上待我最好的人。”


    “宫中的妃嫔都服用了避子汤,我只喜欢阿姐,只想要和阿姐孕育子嗣。”


    “阿姐是因为怨恨我,才怨恨你我的亲生血脉吧?”


    不然同为亲生儿子,怎么会一个被丢弃在延塔雪山上,后又作为奴隶养大,一个却捧在手心里,待之如珠如宝。


    为了救回佑安,长公主甚至不惜逼宫王廷。


    “阿姐,阿寒是你与我的孩子,你不该那么对他。”王上咳嗽了几声,一把抓住长公主的手腕,他的眼球凸出,已经呈现出濒死的征兆,“阿姐太偏心了,既然你不愿意将阿寒视作亲子,那我就把佑安的生死交给阿寒来定夺。更多小说 LTXSFB.cOm”


    长公主猛地抬起头:“你什么意思?!”


    “阿姐与我的儿子,会是北域最尊贵的王。”王上用尽全部力气,在长公主的手腕上握出了青色的痕迹,“佑安得罪了东昭,我将北域留给阿寒,你若想救佑安,就去求他吧。”


    “求你的亲儿子,你与我的儿子!”


    许是太过激动,还不到两刻钟,王上就吐了血,他翻着白眼倒在床榻上,还攒着一口气,死死地抓着长公主,像是要拉着她一起赶赴黄泉。


    耳边一阵嗡鸣声,长公主回不过,不知该为王上的情况悲伤,还是要担忧佑安的境遇。


    等到手腕上的力气慢慢松懈下来,殿外的声音也停止了,一道脚步声徐徐传来,长公主怔怔地回过头,看到一身戎装的男子持刀而来。


    燕暮寒手握镇国刀贪狼,身后跟着王上拨给他的王廷护卫军首领,以及一些闻讯赶来护驾的部主,他背对着殿门,整张脸隐藏在阳光后面,听不出喜怒:“末将率大军前来护驾,乱臣贼子已然伏诛。”


    贪狼刀上蜿蜒流下血来,一滴一滴落在地上,在静谧无声的殿内十分明显。


    “长公主勾结一十三部谋反,加害王上,罪证确凿。”燕暮寒举起手中的刀,语气冷漠,“末将持镇国刀讨伐反贼,来人,将长公主押入大牢,听候发落。”


    北域的宫变结束在阳光明媚的下午,燕暮寒以压倒性的兵力清剿王廷,当日连发数十道函书,宣见三十六部部主。


    与此同时,南秦的风云也在悄然发生改变。


    祝珩端坐在屏风后,隔着一道刺绣纱布,听见许久没听过的苍老声音。


    “祝国公于三十六年冬殁于大都王宫,若非亲眼得见,老夫不敢相信你还活着。”沈问渠鹰眸如炬,紧盯着祝子熹,“祝家世代忠良,祝国公欺君罔上,不怕辱没了祖宗门风吗?”


    祝子熹眸光微沉,不咸不淡道:“沈阁老这句国公,晚辈当不起。”


    国公是南秦的臣子,他祝子熹已经不忠于南秦了。


    见他无意拐弯抹角,沈问渠开门见山道:“祝子熹,你千方百计要翻睢阳一役的案子,所求为何?”


    他来此地就是为了弄清楚这件事。


    “所求为何?”祝子熹冷笑一声,眸光冷厉,“自然是想为睢阳一役中枉死的良将忠臣讨回公道,为告慰我兄长在天之灵,为平反楚氏一族的满门冤案!”


    见面的地方在睢阳城的一座茶楼,从二楼雅间的窗口往外看,能看到高耸的城墙与向远处流淌的河流。


    祝子熹站起身,指着窗外:“家父敬重你,晚辈尊称您一声沈阁老,你是三朝忠臣,也曾跟着先帝慰问睢阳城,你看一看,听一听,这城中有多少将士的冤魂在悲号!”


    “我祝家世代忠良,睢阳一役,祝家军几乎全部折损,将士们尸骨未寒,真凶却仍旧逍遥法外,不知悔改。”


    他停顿了一下,字字铿锵:“晚辈残生,只求一命偿一命!”


    风声呼啸,仿若百鬼哭嚎,沈问渠呼吸一窒,握住了椅子扶手:“你只求一命偿一命,是否想过,这偿还的一命要动摇整个南秦的根基?”


    在朝堂上浸淫多年,自有消息门路,关于睢阳一役的真相,沈问渠心知肚明。


    他心里不落忍,当年德隆帝对祝泽安下手,他得到消息太晚了,没能来得及阻拦,每每午夜梦回,也为此事懊悔不已。


    他也想为祝泽安,为楚明灏,为无辜受死的将士们平反,但事有轻重缓急,比起他们的公道,整个南秦的安危更加重要。


    “我当然知晓。”祝子熹咬紧了牙,满怀恨意,“便是九五之尊,也要为自己做的事情付出代价。”


    “你想造反?!”沈问渠大惊,以往在朝堂上,祝子熹只有面对祝珩的事情时才会据理力争,如今态度强硬,出乎他的意料。


    如此不管不顾,难不成真想拉着南秦皇室一起死?


    祝子熹收敛了表情,微微一笑:“沈阁老也说过,我祝家满门忠良,我自是不能做谋反之事。”


    不等沈问渠松一口气,他又补充道:“晚辈只不过是想拨乱反正罢了。”


    第70章 情种


    拨乱反正,何为乱?何为正?


    沈问渠心中一动,眼底闪过些许微妙的情绪:“你与我见面,又与我说这些,就不怕我宣扬出去,治你个欺君之罪吗?”


    祝子熹望向不远处的城墙,如今守卫的将士已经不是他熟悉的祝家军,换成了北域的人。


    “那沈阁老进入睢阳城的时候,就不怕无法活着离开吗?”


    沾了燕暮寒的光,他现在是北域大将军的舅舅,要在这城中杀个人是轻而易举的事情。


    祝子熹挺直了腰杆,不得不承认祝珩这新娘娶的很有用。


    在沈问渠身边随行保护的侍从闻言上前,虎视眈眈地盯着祝子熹,仿佛只要祝子熹对沈问渠不利,他就会出手反击。


    祝子熹还没做出反应,楚戎先不干了,握住了剑柄。


    他的眼眶还有些红,满脑子都是祝子熹方才说的话,楚氏满门被抄斩,他父亲楚明灏背负骂名多年,睢阳一役的真相若是能大白于天下,他父亲能沉冤昭雪,让他当牛做马也行。


    愿以此身做石阶,供君踏破迷雾,平反冤屈。


    沈问渠拦住侍从,沉声喝道:“成何体统,还不退下!”


    侍从低下头,默默退到他身后。


    沈问渠站起身,走到祝子熹身边,和他一起眺望着睢阳城中的风光:“祝家小儿,你跟我透个底,六皇子现在何处。”


    拨乱反正,这个正只可能是嫡皇子,祝珩。


    从祝子熹的一番话里,沈问渠已经能确定祝珩还活着了:“睢阳一役之事,殿下可有参与?”


    祝子熹不愿意透露祝珩的所在,那说一下参没参与总可以吧,来一趟,起码得知道祝珩做到了哪一步。


    沈问渠这样想着,却没料到祝子熹还是搪塞:“沈阁老觉得以晚辈之能,做不成这件事吗?”


    他油盐不进,摆明了不配合。


    沈问渠借着年关省亲之由告假,着人兵分两路,才得以来睢阳城和祝子熹会面。


    他没有时间耗下去,或许也怕祝子熹对他下手,当即就带着人离开了。


    祝珩有些不解:“舅舅,为何又不让我与沈阁老见面了?”


    按照祝子熹原本的想法,是要安排他和沈问渠会面,不然也不会让他坐在屏风后。


    “我想岔了。”祝子熹摇摇头,色冷淡,“我原以为他插手睢阳一案,是不忍忠臣良将无辜枉死,想为将士们讨回公道。和他谈过后才知道,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稳固南秦朝堂。”


    或许正义公道很重要,但重不过国势安危。


    从沈问渠问他是不是意欲谋反开始,祝子熹就清楚地认识到,他们两个不是同一路人。


    非友即敌,那就没必要让沈问渠见到祝珩了。


    “虽然以他的为人不太像会对你下手,但还是防备一点比较好。”经历了这么多事,祝子熹对祝珩的安危看得格外重,也不再相信任何人。


    祝珩微微颔首,心里动容:“舅舅思虑周全,长安自愧弗如。”


    他亲自倒了杯茶,递给祝子熹:“沈问渠忠于南秦,会做出这样的取舍也正常,只是我不明白他为何要不远万里来见你。”


    祝子熹抿了口茶,迟疑道:“为了打探关于你的消息?”


    “有可能,但我觉得不仅仅是这个原因。”祝珩不喝茶水,把玩着空杯子,修长的指尖抚过白瓷上的釉色,字斟句酌,“他太急切了。”


    临危不乱的沈阁老不该如此疲于奔命,这让他联想到将死之人费尽心机寻求活下去的办法。


    祝珩手腕一转,茶杯被倒扣在桌子上:“来人。”


    话音刚落,六道暗色身影便悄无声息地跪在他面前:“主子。”


    这是燕暮寒特地留下的暗卫,供他差遣,保护他的安全。


    祝珩眯了眯眼睛,吩咐道:“两人跟着沈问渠,两人快马加鞭赶往大都,任何风吹草动都不要放过,我要知道发生的所有事。”


    四名暗卫应声离去:“遵命。”


    祝子熹面上不显,悄悄在心里感慨,这媳妇儿娶的好像还不赖:“你怀疑大都出事了?”


    “眼下是多事之秋,朝局动荡,谁也说不准哪一日气数将尽。”


    比如北域王廷里的那位,不就突然咽气了。
没看完?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,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,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?点此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