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返回书页 | 我的书架 | 手机阅读

龙腾小说吧 -> 其他类型 -> 我真是大昏君

第三百零七章 南洋扩张的前奏

上一页        返回目录        下一页

    如果在当地划一片地方给疍民居住,很多疍民可能还有顾虑。因为当地人根深蒂固的思想,已经演变成骨子里的歧视。


    可要是在湄公省,虽然听着远了点,可也不算特别远。他们有时出海打渔运输,走个三五日也是平常。那里没人知道他们是疍民,也就没人歧视篾视。


    “李大人。”清脆的女声响起,一个年轻女子躲在人群里开口问道:“敢问那湄公省可稳定太平?”


    李国助看了一眼,并没有找到说话人,但还是开口解说道:“湄公省不仅数千明军,还有大明水师驻守,更有移民数万,你说算不算稳定太平?”


    “占城稻都听说过吧?”李国助转开目光,扫视着众人,说道:“在湄公省可一年三熟,你们想想,那粮食会有多少?若不耕种,你们还能操持旧业。打渔运输归来,住在岸上的大房子里,岂不胜似窝在船上,睡个觉连腿都伸不直?”


    官差看了看那大箱子白花花的银元,殷勤地上前帮着动员,“李大人只在此地呆两天,便会去他地继续招募。你们若不抓住机会,可别后悔呀!”


    李国助向着官差点了点头,表示感谢。


    “要是真的,还真是个好机会。”年轻女子期盼地望向爷爷,“爷爷,咱们上岸耕种吧,那水上营生太危险了。”


    老者看着孙女充满期盼的眼,不由得心中一软,这孩子命苦,父母出海遇难,他这把老骨头还能在水上漂泊几年?


    李国助解说完毕,也不着急再催,只告诉众人抓紧时间考虑,然后去他住处报名。只有两天时间,过期不候。


    对于皇帝给予李家,或是给予海商总会的恩典。李国助是赞同义父的想法,良机不可错过,一定要全力以赴。


    按照皇帝所定的标准,你动员两千移民去湄公省,便给你七品县令的官职;如果人数达到五千,给个知府也不含糊。


    这好象有点扯旗拉兵的意思,拉到多少人,就给你多大的官儿。


    尽管是在海外的湄公省任职,可也足够让很多人为之眼红心动了。只不过,这恩典只给了海商总会。


    这好象有点买官卖官的嫌疑,万岁就这么急切地想开湄公省,连名声都不顾及了?


    李国助摇了摇头,甩开这些念头,脚步却愈轻快起来。
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


    海外扩张,光是动用国家力量,显然是不够的。或者说,现在国家恐怕还没有那么充裕的财力。


    而皇帝给予海商总会特殊的政策,难道只是局限于一个湄公省?


    没有人知道,皇帝已经把目光放到了海外,放到了那么广阔而人烟稀少的南洋地区。


    往湄公省募民给官只是一个试点,以后的海外之地,不管是海商,还是权贵富豪,你能带人去占了,封侯赐官也是平常。


    大明的扩张,不仅是要依靠国家军队的力量,还有所有的大明人。只要你有雄心壮志,只要你敢于海外开拓,那国家就给你支持。


    皇帝想到的是海外游子建立兰芳共和国的例子,赤子之心可昭日月,却得不到短视愚蠢帝王的认可和接收,最后在孤立无援中被西方殖民者灭亡。


    局限于固有的土地,不思进取,难道不知道子民会越来越多,看不到土地兼并的严重?


    用我们的剑为我们的犁争得更多的土地,这是某位历史名人说的,皇帝深以为然。


    而现在这个世界,土地都可称之为无主的。谁拳头大,谁抢到手里并能护得牢固,那就是谁的。


    乾清宫的偏殿内,巨大的沙盘正在修造,差不多是将地球仪铺开展平,将呈现出整个世界。


    都是朕的,都是大明的。皇帝时常来到这里,双手交叉,抱在胸前,雄心万丈地注视着,时时刻刻地提醒着自己。


    要说没人理解皇帝的宏图大志,也是不准确的。比如李旦和颜思齐,就在皇帝的秘密授意下,制定了日后展的大计划。


    “学林阿凤?!”颜思齐瞪大了眼睛,“那可是朝廷叛逆。”


    李旦的眼珠差点翻到脑后,把茶杯往桌上重重一顿,说道:“老颜,你听我把话说完。别胡说八道,这可是要掉脑袋的。”


    哦,颜思齐四下看了看,见没有旁人,才放下心,大眼珠子盯着李旦。


    李旦又端起茶杯喝了一口,顺了顺气,才缓缓说道:“万岁欲向南洋开疆拓土,这已经基本可以确定。只是辽东未平,还不能抽出全力。但万岁鼓励大明子民向海外移民,这你也清楚吧?”


    “清楚,明白。”颜思齐点了点头,说道:“湄公省不就是嘛,你不是派人四处招募,要给李国助争个实官?”


    “湄公省只是个开始。”李旦摆了摆手,说道:“南洋地域千里,很多都是荒凉无主之地。若是普通人移民海外,那自是要白手起家,独自苦熬打拼。咱们呢——”


    颜思齐眨巴眨巴眼睛,若有所悟,说道:“咱们就不一样了,几百条船,几千人还是能组织起来的。到了荒凉无主之地,那咱们就是老大。”


    “什么老大,又胡说。”李旦瞪了颜思齐一眼,说道:“咱们学林阿凤占地开拓,不学他占地称王。咱们要请朝廷接收管理,封官赐爵;要效忠万岁,要赤子之心可昭日月。”


    颜思齐挠了挠头,嘿然笑道:“明白,全明白了。封官赐爵,可比这民爵强多了。”


    李旦笑了笑,说道:“没有朝廷支持,就是林阿凤的下场。”


    林阿凤,又名林凤,先参加海上绿林泰老翁队伍,后又继承了老翁的海上事业,打败另一个大海盗林道乾成为了海上的霸主,极盛时有舰船三百余艘,人员四万以上。


    林凤虽然船多人多,但命不好,赶上了戚爷爷正横扫倭寇。与戚爷一战,林凤船队大损,侥幸从戚爷爷的刀下捡回一条命。


    万历二年,林凤带着战舰六十二艘,五千五百余人,扬帆起航到达吕宋边界,攻占密雁,打得西班牙人无力招架。


    随后,林凤直逼马尼拉,奋力进攻,虽打到了总督府,但因船上颠簸太久,体力不只,只得暂时放弃了进攻总督府。


    休息两天后,林凤再次进攻,依然没能占领马尼拉。两次失利,林凤带着人乘船退到玳瑁港,在班诗兰建立都城,自立为王,国号“汉”。


    西班牙人无力消灭林凤,便请明朝出兵。明朝得知林凤在国外开国称帝,便派精兵围剿林凤。


    林凤遭到明朝和西班牙人的夹击下落败,带着船和人从玳瑁港突围,他的一些部属向明朝投降,林凤最终消失在海上,无人知其下落。


    颜思齐对李旦所说深以为然,海商船队再大,人员再多,得不到朝廷的支持和承认,在海外拓地也将是孤立无援,难以长期坚持,并抵抗那些西夷和土著的侵袭。


    “你是不是还想着报吕宋之仇?”颜思齐挑了下眉毛,说道:“小佛朗机人不好打,得朝廷水师才行。”


    李旦垂下眼帘,淡淡地说道:“我知道。但你以为小佛朗机人还能猖狂几时?万岁命咱们搜集打探南洋的消息和情报,所图只是一个湄公省?”


    颜思齐想了想,颌道:“万岁所思所想,虽然非咱们所能揣测,但你说的很有道理。说吧,看好哪里了,算某一份。”


    李旦抿嘴笑道:“婆罗,也叫渤泥。那里土地肥沃,可耕可牧,当地苏丹和土族势力弱小,真真是个好地方。”


    颜思齐点了点头,说道:“先上奏万岁,得到允许,再干如何?”


    “自当如此。”李旦抚着颌下胡须,说道:“此等大事,怎敢妄自行事?某早就上书万岁,估计也送到京师了。”
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
    “皇爷,教坊司的乐户在宫外跪拜叩头,痛哭流涕,感谢万岁豁籍之恩呢!”王体乾抱着奏疏进殿,谄笑着向皇帝禀告。


    皇帝笑了笑,说道:“派个宫人让他(她)们离去,好好过日子吧!”


    豁贱为良,从京师开始,也算是给各地打个样儿。


    教坊司摘了牌子,虽然成为历史,但还允许她们暂时居住,直到找到归处。而且,按照在教坊司的年头儿,比照宫女例放全部工资。


    如果想改业,可以去织造工坊,也可以自谋出路。


    同时,皇帝还让徐姬牵头,组织一个歌舞团,负责管理宫廷俗乐的教习和演出事宜。


    虽然还是歌舞娱人,但已不是乐籍贱民。性质已经完全不同,且是去留自便。


    毕竟,很多教坊司的人不会别的技艺,从小学的就是吹拉弹唱,强行驱赶进社会,可能要乞讨,甚至会饿死。


    既然教坊司已经不存在了,那演出就不单是为官员和皇家。皇帝也将这层意思说明,允许歌舞团在外表演,收取报酬。


    其实这也是个过渡,等到歌舞团能够自食其力,皇帝也不准备再养着他们了。


    从节约资金的角度看,之前放归了大量宫女,现在又废除了教坊司,确实省去了皇家的不少花费。


    北京有东西二院,南京有十四楼,教坊司的废除,乐户的豁贱为良,确实是一件大事。对教坊司的人来说,更是一件天大的喜事。


    谁想顶着贱民的标签,谁想承受别人的歧视侮辱,谁不想堂堂正正地做人?谁不想后代有出息,能读书识字,甚至能科举作官?


    现在,削籍改良,就全部解决了。尽管传统观念还在,歧视还会有。可在法律上,已与良民一样。


    皇帝故作矜持,但心里却十分喜悦。


    一道圣旨,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,善政善行,让百姓为之涕下,为之感恩戴德。


    随手拿过奏疏,翻阅着,并没有什么紧急的事情。辽东军报是随时送来的,皇帝有些心急。


    咦?皇帝看到了颜色不同的题本,这是商会上书的标志。显然,他对此的兴致相当高,伸手取过,翻阅起来。


    王体乾看着皇爷的脸色,渐渐绽出笑容,显然十分满意。


    到底是经历丰富,飘泊于海上生涯的,这个李旦还真是猜到了朕的心思。


    朱由校放下题本,手指轻轻叩击着龙椅扶手,思索着如何答复。


    尽管辽东未平,但如同豁免贱民一样,皇帝并不准备再等下去,而是逐渐把计划中的政策措施颁布施行。


    在南洋的扩张就是其中之一,湄公省的加紧开,只是计划的一部分。


    当然,鉴于水师的力量还不是特别强大,皇帝也不准备与西夷开战,借助于民间力量先在南洋布局,应该是不错的选择。


    想想兰芳共和国,在历史上还应该是几十年、上百年之后的事情吧!那个时候都行,现在西夷的力量还没那么强大,就更没问题了。


    皇帝沉吟了半晌,提笔给李旦写回复。


    借鉴于兰芳共和国的经验,以及西夷的套路,皇帝写下了“公司”这两个字。


    在后世,公司的定义是确定的,就是商业性质。但在当时,却是含有政治色彩的团体组织。


    西夷有东印度公司,大明也有“南华”公司,意思是“南洋的华人”。


    按照李旦所描述,在南洋有不少华人谋生。因华人擅长经商,不少从事贸易的都受到当地酋长的敬重。


    不光要得到敬重,还要有自己的武装力量。皇帝知道西夷对于南洋土著的侵袭,给当地苏丹和酋长也造成了威胁。


    历史上的兰芳共和国,便是因此从一个贸易团体,逐渐成为拥有武装的政治势力。


    皇帝据此给李旦提供了些建议,让他先派人扎根,团结当地的华人,再从内地招募扩充。


    至于武器,皇帝答应卖给李旦一部分明军的制式装备。


    但他也提醒李旦,不要太早露出獠牙,引起土著和西夷的警惕,明军水师或许要在两三年后才会拥有称霸南洋的实力。


    为了平辽,为了平叛,皇帝把大部分的资源都占用了。水师得到的并不多,展的度也受到了制约。


    没有办法,皇帝面临的不仅是敌人,还有天灾,他必须进行统筹规划,分清轻重缓急,一个一个地解决。
没看完?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,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,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?点此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