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返回书页 | 我的书架 | 手机阅读

龙腾小说吧 -> 其他类型 -> 从小农民到市委书记:艳色官途

第3章:刘金才的新职务

上一页        返回目录        下一页

    第3章:刘金才的新职务


    龙芳的正科级在两年前就得到了,那还是得力于顾清等人的推荐。当初,龙芳在办公室掌管财务,他们想要报票据,必然要经过龙芳的手才能实现。便想出这种惠而不费的招法,给龙芳弄一个正科,意思也明显,等有机会推选为科长。但这种话不能说,先弄到级别今后有机会容易多了。当初张森对龙芳也嫉妒一段时间,但龙芳在那样的位置上给领导看好,他也唯有闷在心里。


    到如今,龙芳正科已经有两年,即使提拔为开发区副主任级别为副处级,也不算破格提拔。只是,张建国和赵黎等人对启用龙芳还有顾虑,金旺找龙芳说说,那也是想让龙芳自己跟领导多汇报自己的工作,或者,她在市里有人脉,走动走动,不要错过这样的机会。


    之前龙芳能够到这样的位置,不单是她有那哪里,肯定也有人帮她,要不然,按之前开发区的用人方式,自然轮不到龙芳这样年轻的人来任职。


    见龙芳不肯多说,金旺也点到为止,不说自己的意思。到项目建设区看看,见那边正忙碌着,看着这样的情景,也让人振奋。康达旺集团二期项目的投建对集团说来说很关键的一个发展环节,二期项目顺利做好了,对接下来集团的温度发展与扩张都是决定性意义的。


    如今,老布鞋领域的市场,康达旺集团最先来大面积拓展,商机已经完全展露出来,使得不少人也看到这个广阔的市场。人们对自身降的关注,随着经济、生活、文化等方面的发展,越来越给予重视。而穿鞋、休闲的舒适则是高压力、快节奏生活模式最重要的缓冲。康达旺集团在宣传产品时,将降这一文化参杂进去,得到市场的认可。


    有了这样的观念后,推广产品自然顺利,同时,模仿的人也如同雨后春笋。康达旺集团要想保住自己占据市场的先机,必须将二期项目及时推出来。


    看着面前热火队建设场面,金旺有些迷醉的样子,龙芳在身边站着,也感受到这种情绪。说,“科长,不用三个月,厂子会投产运作了吧。”


    “说不好。”


    “是我见到的运作效率最高的团队了,难怪康达旺集团能够在短短的一年多里成为大集团。”“二期项目运作顺利,也是跟开发区这边做了大量的工作分不开的,没有大家这样努力推动准备工作,单单建设前的准备工作,就有可能要三个月呢。”“我们不好好推动,康达旺集团会不会选中省城开发区?”龙芳说。


    “确实说不好,省城那边有不少优势,但最大的缺点是用工问题。要大量的农村那些做过布鞋的妇女培训变成熟手工人,省城那边会有不小难度。”


    “也是。农村那些人有些肯到远地方打工,但也有不少的不肯走远。”


    “据说,老布鞋的市场还很大,康达旺集团今后会不会有第三期项目建设,都说不定。等过两年,集团要扩张、发展,在省城设立生产基地也很正常。”


    “我们开发去招商引资工作走出第一步了,接下来会往那边走?”龙芳说,看着不远处正忙碌建设的人们,有些感概。


    开发区的招商引资是接下来的重点工作,也将是开发区飞跃式发展的关键点。以前,开发区里都是市里搬迁进来的、已经停产或破产的老厂,那些集体制或国有制度老厂早没有办点生存的可能,搬迁到开发区不过是作为一种资料放在档案里。张建国招进两家厂子,规模不大,金旺到来之前,又有七八家小厂,都是与康达旺集团生产相关的一些代工厂家,给安置在开发区里。知道目前将康达旺集团二期项目引进之后,开发区里才有第一家像样的项目。接下来,这边的招商引资环境也会比之前好多了,能不能招进新的项目,当真说不好。


    单一康达旺集团一家,也无法将开发区就支撑起来,未来的路还很艰辛。


    龙芳的感触也是市里很多领导、开发区干部们都关注的一个话题吧。金旺也说不好,康达旺集团的引进,自己有着先天的优势,但其他项目自己再也没有金手指了。工作要怎么开展,确实也迷茫。好在做康达旺集团引进的工作中,也积累了不少的工作经验,今后要引进新的项目也有大体方向和基本底蕴。


    但这样的工作可能会推倒几个月之后,到那时,康达旺集团的项目运作起来后,或许,市里的经济环境都会有不小改变,如此,招商引资工作不会太难的。


    最近的时间,开发区面临的工作就是内部整顿,这次引进康达旺集团项目过程,也发现了不少弊端,而这些不仅是张建国、赵黎等人看到,市里左见远、刘金才、雷韬等人也深有体会。工作之余,讨论到开发区的发展时,已经绕不开这个问题了。


    开发区里的干部老龄化、干部观念也老旧,对新的招商理念甚至有抵触。对新的管理也有较大的抵触,参照其他开发区的管理,用激励机制进行招商引资工作是一种必然的趋势,而目前开发区的干部意识里,平均主义、人头平摊的价值观占主导,都会对今后的发展有阻遏。


    金旺也知道,至少在年前,开发区的工作重心还在配合康达旺集团建设上。其次就是在人事上进行调整,普通干部也会有偶大量的调入调出,让一些接近退休的干部先用病退的方式空出位子来。


    过两天,接到刘金才的电话,说他要到开发区看看康达旺集团建设进展情况,金旺到开发区外等候。不知他是不是带其他人一起过来,可以肯定,刘金才最近会有职务上的变化,但究竟是什么职位,没有具体的消息。金旺如今是正科了,他的职务不会有什么变迁,心态也平衡。


    过一阵,刘金才在电话里说他要到了,问金旺在哪里。金旺说自己在路口,当下见到一台车拐弯过来,金旺见刘金才到来招手示意。车停下,刘金才开了车门请金旺上车,金旺到车里,见没有其他人。两人坐在后排,金旺说,“秘书长百忙中过来关心开发区的工作,我得先跟区长汇报。”


    “过来就看看这边的建设进展,市里非常关注。”刘金才说,“项目的进展,跟市里的经济建设紧密联系的”金旺也理解这点,二期项目运作后,不仅会解决不少用工问题,使得几千人的收入稳定提高,同时会带动一系列的产业都动起来,这个综合效应比单独的利税价值会更好。


    刘金才此时是副处级领导,如果要出来,很可能到下面县里出任县里副职,正职的可能性不大。等王俞退下之前,会不会再提携推一把变为正职,还要看机遇。金旺琢磨着刘金才接下来的工作可能是做经济工作的,那有可能在市里经济局、招商局出任正职。只是,这个话头却不好直接问他。


    “秘书长,市里大局为可是不懂的。”“你啊,跟我也来这一套呢,可要不得。”刘金才笑着说。


    让司机将车直接开进开发区,门卫老李见金旺在里面,也不拦车,直接往康达旺集团项目建设地走去。到建设地不远处,两人下车,看着热火的场面,才两天不到这边,金旺见建设的进度显然地有不少进展了。建设地工人并不多,但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,效率高。


    刘金才说要进工地看看,金旺见他有这样的兴致也不好拦着,跟施工人员联系,拿来安全帽戴在头上,爬到手脚架上体看,体会一下建设施工的味道。金旺陪着,施工方也有一个人过来陪着,刘金才问建设的进展情况,那人也一一地应了。


    下来后,刘金才说起康达旺集团员工的培训情况,以及今后正式投入生产后的一些生活方面的准备工作情况。金旺尽自己所知,跟刘金才说了,有些困难也借机做了反应。


    回到开发区这边,金旺请刘金才到办公楼去坐坐,他到开发区来要是不跟张建国等人照面,会让张建国等人心里有想法的。刘金才却说,“金科长,就不去了。我们到外面坐坐,聊一聊吧。”


    “好,我听秘书长的。”金旺爽快,刘金才这样过来肯定是有自己的意图,会不会太要过来接任张建国的位子?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。


    到一家餐馆,点了菜,喝着茶。金旺说,“秘书长,是不是过几天会到开发区来领导我们工作?”


    刘金才笑了笑,说,“现在还没有定,市里是有这个意思。我今天过来,也是想请老弟谈谈开发区这边面临的工作,好让我在领导面前更好地谈开发区的工作。怎么样,帮老哥一把?”


    “秘书长是谦虚呢,你对开发区的了解不比我少,只不过在微观实际的工作上我了解稍详细些”
没看完?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,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,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?点此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