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返回书页 | 我的书架 | 手机阅读

龙腾小说吧 -> 其他类型 -> 小李飞刀之三国

011章 惊世骇俗的智慧

上一页        返回目录        下一页

    两人居然在医馆里,小乙似乎受了伤,身上缠着白布,脸色有些苍白。


    不过令李肃怪的并非这些,而是他们俩身边身边除了郎中,居然还有两位女子,其中一位气质不凡!


    显然就是这位帮的忙,看来小蝶和小乙出事的时候遇到贵人。


    李肃心中了然,随后便走进了医馆。


    若是情况可以,既然小蝶和小乙遇到贵人,李肃没必要管闲事,但是情况不容乐观,因为看情况小乙似乎正发着高烧。


    在观其状态,以及身上泛黄的白布,伤口有八成的可能已经发炎,而在这个年代,炎症几乎等于死亡。


    心知郎中治不好小乙,李肃只得走了进去,王信紧随其后。


    二人一进入医馆,正在一旁的小蝶就认出了二人,小脸露出一丝惊讶。


    “信叔,还有好心的大哥哥,你们怎么来了!”


    王信跟俩孩子最熟悉,进屋一看小乙躺在床上,脸色顿时变了变,急忙问道:“小蝶,小乙这是怎么啦!”


    不问还好,一问小蝶眼泪差点掉下来:“信叔,小乙哥被当兵的砍伤了背,现在,现在……可能……呜呜呜!”


    小蝶说着哭了起来。


    王信听了,顿时捶胸顿足:“哎哟,公子不是让你们离那些当兵的远点的吗,你们怎么不听话啊!”


    “都是因为我……呜呜呜!”刚说话小蝶又哭了起来


    王信急坏了:“你倒是别哭啊!”


    “好了,王信,现在说那些已经于事无补,你先照看着,我去问问郎中!”李肃阻止了王信追问,转头满脸凝重地眉头走向郎中。


    看小乙的情况,说实话李肃着实乐观不起来。


    方才跟小蝶、小乙一起来两位女子正在跟郎中说什么,听到李肃和小蝶的谈话,而且似乎很熟悉,顿时有些怪地看了过来。


    见李肃正朝郎中这边走来,左边那位看起来气质更佳的女子立刻皱起眉头:“你们是小蝶、小乙的什么人?”


    听起来口气似乎有些不善。


    李肃完全没有放在心上,连忙拱手见礼:“在下九原李肃(跟吕布同乡,应该同是九原人),多谢两位姑娘救了小乙一命!”


    对方闻言却愣了愣,随即迅速冷淡下来,嘴角露出一丝讥诮:“哈,小女子以为是谁呢,原来你就是那个助纣为虐的九原李肃!”


    连助纣为虐都出来了,显然这不可能是什么赞美。


    李肃顿时怔了怔,脑子里仔细回忆了一遍,却发现记忆里从未出现过这个女子的身影,换言之不可能认识才对。


    如此一来就只剩下一种可能性!


    “敢问姑娘,刚见面就如此不客气,是不是在下什么时候得罪过姑娘的家人,如果是的话,在下在这里向姑娘赔罪。”李肃笑着再次躬身致歉。


    “不敢当,不敢当,小女子的家人可不敢得罪李大人!”对方仍是毫不客气地冷冷回应,摆明了不想接受。


    李肃也不以为意,笑着道:“哈,姑娘不愿接受就算了,在下还是多谢姑娘救了小乙,不过情况紧迫,小乙的伤口可能发炎,我需要带他回去医……”


    “不用了!”不等说完,眼前女子就狠狠地打断了李肃,冷冷地道:“小乙的伤势我会请郎中医治,用不着你这个助纣为虐的恶徒假惺惺!”


    “哦,既是如此,大夫,你确定治得好小乙吗?”李肃扭头问郎中。


    “这……”胡须已经发白的郎中立刻面露难色。


    甭说现在小乙的伤口已经有发炎的征兆,就算没发炎,背后的狭长刀伤也不容易医治,再加上明显的失血过多。


    如此重的伤势,哪怕当代医华佗前来只怕也不敢说一定能治好。


    眼前这位郎中又岂敢说能治得好。


    实际上李肃早就知道这个答案,之所以这么问,只是为了让对方知难而退,毕竟对方不是什么恶人,能知难而退是最好。


    可惜眼前这位女子却固执得很,不仅固执,还先入为主。


    “这位大夫治不好,不代表别人治不好,请你放心,我马上会请最好的大夫治好小乙,不敢劳烦你这恶徒,小莲,我们走!”


    言罢对方就要离开医馆,还要把小乙带走。


    方才还一脸笑容的李肃听了这话,色立刻严肃了起来:“二位姑娘,也许我们之间存在矛盾,但是二位拿人命开玩笑却是不该。”


    “哦,助纣为虐之人还知道人命关天,倒是稀!”对方道。


    “哈,在下既然做了,便不会否认,究竟是不是,如何日后自有分晓,但是明知道小乙伤势沉重,若不及时救治,定然丧命,却还要一意孤行,敢问这不是拿人命开玩笑是什么?蔡…昭…姬(昭姬是蔡琰表字,另外还有一个表字是文姬,至于蔡琰是谁不用多说了吧)!”


    当最后的名字被道破的瞬间,对方直接愣住了,眼里充满了愕然。


    同一时间,医馆外的街上,一辆马车停了下来,刚下朝会的司空荀爽准备去好友蔡邕府上,正巧路过此地,却不想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。


    咦!这不是昭姬的声音吗!


    听出是老朋友蔡邕之女蔡琰的声音,而且似乎正在与人争吵,荀爽心意一动。


    “老李,先停一下!”


    “哎,老爷!”


    驾车的老李赶忙拉紧了缰绳,马车就在医馆门口停了下来,荀爽却没有下车,也没有着急进去,而是打算先听一听再说。


    巧的是马车才刚停下,荀爽立即听到了一个刚刚还咬牙切齿的名字。


    “李肃,你这恶徒怎知吾名!”


    亲耳听到李肃道出自己的名字,蔡琰大惊失色,眼难掩慌乱。


    在场的郎中,还有王信都愣了愣,正怪二人为何吵了起来,却突然听到李肃叫出了人家姑娘的名字,顿时惊讶万分。


    不明所以的小蝶和小乙一脸茫然。


    李肃却不慌不忙:“哈,这有何难,在下助纣为虐不过两日,所知者有限,依照当日吾第一次助纣为虐的情形,在场除了董相国之心腹,只有王允先生,在下这点恶名,想必是太仆大人所宣扬,而姑娘你想必也是从这条途径得知在下的恶名,对否!”


    “你居然知道……”蔡琰难掩骇然。


    别说蔡琰,就连听到李肃的名字,气得正准备下来的荀爽也不禁愣了愣。


    脑子里立刻冒出一个疑问,他怎么知道?


    殊不知荀爽这番举动其实尽在李肃掌握之中。


    刚练就的索敌绝技精准地掌握了车内之人的动向。


    开始并不在意车内之人的李肃立刻在意了起来。


    车内之人刚才想下车,但是听到谈话后却没下来,显然要么是熟知内情者,要么或者就是当事者本人。


    再从马车来的方向看,加上车夫身上似乎有露水,并且看起来十分疲惫(朝会须早起),想必是刚下朝会。


    符合这两个条件,必然是当事之人。


    有意思,真有意思!


    猜出外面马车上可能有一位当朝大员,李肃脸上立刻闪过一抹坏笑:“我当然知道,我不仅知道这恶名是王太仆宣扬,还知道他之所以宣扬这恶名是为了阻止全军大比武,但是时间紧迫,王太仆不可能把在下恶名传的太远,应该仅仅是与当朝几位大人物商讨应对之策,比如黄太尉,再比如荀司空!”李肃故意把名字说的慢了一点。


    咯噔!马车内的荀爽听到自己的名号,明显地有了反应。


    哟!原来是荀司空啊,已经锁定马车的李肃立刻知道了车内之人的身份,心中一乐,脸上却不动声色。


    “再比如令尊蔡侍中(蔡邕的官职,两千石高官),当然,光凭这一条还不足以判定你的身份;真正要确定姑娘的身份,还要从小蝶和小乙说起。”


    “他们俩?”蔡琰一脸懵逼。


    “没错!就是他们!”李肃成竹在胸地点点头:“在下观姑娘与这俩孩子似乎熟悉,但是他们只是两个小乞儿,能与他们熟悉,除了乞儿,必然是经常接济二人的心善之人;


    加上二人只是孩子,乞讨范围不可能太大,最多不过二三条街,综合这一点,加上经常接济,姑娘应当家住附近;


    巧的很,在下也住在附近,而且没事习惯瞎看瞎听,因此很清楚住在这附近朝廷大员只有一位,那就是姑娘的父亲蔡侍中,剩下的还要再说吗?”


    蔡琰:“……”


    荀爽:“……”


    缜密的思维,心细如发的观察,以及惊人的推断能力,凝聚成的是令人恐惧的可怕智慧!


    光凭一两句话和几个态,就能找出对方身份。


    无论是蔡琰还是荀爽都被惊了个呆,心底里不由自主地冒出一丝寒意。


    太可怕了!


    除了可怕二字,二人想不出任何形容词。


    成功震慑住二人,李肃懒得废话,直接对正懵逼的王信道:“王信,麻烦你背好小乙,他的伤不能耽搁,先回去再说!”


    “啊……哎!”王信回过,赶忙应下,随后就去背起小乙。


    “小蝶,过来,大哥哥带你和小乙去治伤!”李肃则走过去牵起小蝶的小手。


    “啊,哦,可是大哥哥,能不能别跟蔡姐姐吵架啊!”小姑娘嘟着嘴,脆生生地请求。


    “不吵架,不吵架,误会而已!”李肃笑呵呵地摸了摸小姑娘的脑袋,牵起小手就往外走。


    背好了小乙,王信也跟着走出医馆。


    直到二人走到了门口,蔡琰这才回过来。


    “等等,李肃,你明明有这等惊世骇俗的智慧,为何要助纣为虐?”


    “呵呵,助纣为虐?”李肃正往家走,忽然笑了,笑得格外冰冷:“蔡小姐,助纣为虐之人提出的大比武之策,轻易将横行洛阳的西凉军调出城外,敢请问朝堂上诸君做了什么?


    无,诸君什么也没做,只是整天在朝堂上大吵,对这兵祸冷眼旁观,让这稚童受了这骇人刀伤,在下可有说错之处?”


    轰!


    车厢内荀爽脑子轰的炸了,一下子瘫软在车坐上。


    短短几句话,对这位大儒而言可谓句句诛心,尤其是冷眼旁观四个字,堵的荀爽一个字也说不出来。


    自从董卓强行征辟出仕开始,荀爽就一直对董卓不满,自然谈不上为他效命。


    哪怕是今日为重建羽林筹措钱粮之事,荀爽也从未放在心上,甚至想着能拖一日就拖一日。


    万万没有想过此策可轻易把横行洛阳的兵祸彻底根绝,可谓釜底抽薪。


    现在别人提出此策,朝堂之上无人支持也就罢了,居然所有人都想着反对,全然看不到它的好处。


    良久过去,荀爽仿佛一瞬间老了十岁,脸色郝然。


    “老夫一生常教导学生兼听则明,应当多思考,不想老来却一叶障目,惭愧,惭愧啊!”


    ……</br>
没看完?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,将本章节放入书签复制本书地址,推荐给好友获取积分章节错误?点此举报